2010年10月15日 星期五

冷之於存在感

今天晚上騎著摩托車出外覓食,著短袖T恤與六分短褲,騎著騎著,一陣冷風吹來,一顫,頓時感到自己很有存在感。

   仔細想想,確實,「冷」總是有種加強我存在感的力量,在冬天時總會感到全身充滿力量,也不知是何緣故,可能是身體的顫抖持續提醒我活動的跡象,也或許是豎立的汗毛敏感的些收到了環境的變化,總之,「冷」確實會帶給我存在感。

   這時,又讓人不禁想到「熱」。「熱」,帶給我的好似是相反的感覺,夏天時,被熱得頭昏腦脹,細細分析,好像就是種抽離感,對世界的抽離感。這種抽離感,讓人不想去做任何事情。

由此,又可以聯想到,冬天睡覺時,大家都蓋著厚厚的被子,並難以起床。或許,被子的溫暖帶給我們一種抽離感,讓我們難以去執行起床這動作;但相信大家都知道處理這種賴床的方式:直接將被子掀開。或許,正是在掀開的同時,那種寒冷刺骨的感覺重重的把存在感帶給我們。我們與世界連接了,因此,我們可以打起精神去做該做的事。

這樣看來,存在感似乎等同於人生的動力?其實有著微妙的不同。當我們不感到自己存在於這世界時,是無法產生存在於這世界的動力的;也就是說,當我們感到存在於這世界後,動力才會因為我們對這世界的各種企盼而產生,這樣說來,存在感是應該是動力的必要條件,卻不是直接原因。

結論:存在感對於一個人,有著至關緊要的地位,當人擁有存在感,才能有目標、希望。

附註:關於存在感如何產生,目前個人還未能寫出確切的文字敘述,如有相關心得,將逾期後另開一篇作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