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08年8月31日 星期日

蔣勳 - 孤獨六講

  看著通訊錄上滿滿的名單,但實際上會聯絡的沒幾個,我感到孤獨。我一直很害怕孤獨,因為我覺得孤獨是痛苦的、是寂寞的。



  至少在看完孤獨六講之前我是如此認為。



  『孤獨沒有什麼不好。使孤獨變得不好,是因為你害怕孤獨。』

  - 這是封面的一行文字。



  我在想,孤獨是否真的如我想像中的痛苦寂寞,當我孤獨時,我似乎如同往常般的玩著電腦。我讀書時,也總希望一個安靜的環境。或者說,一個孤獨的環境。

  

  如此說來孤獨似乎並不是痛苦寂寞,甚至還令人想去追求(當然了,我並沒有受虐傾向),這是封面的文字給予我的思考。



  蔣勳在書中提到了六種孤獨:情慾、語言、革命、思維、倫理、暴力。



  但我看完後認為真正的孤獨其實只有一種:相對於群體的存在。



  情慾是孤獨的,因為大家都覺得情慾是個違反社會倫理的話題。

  語言是孤獨的,因為大家都使用語言溝通。沒有語言,只剩孤獨。

  革命是孤獨的,因為革命的本質是對社會革命,但社會又是大家遵守的。

  思維是孤獨的,因為沒有人能完全理解別人的思維。

  倫理是孤獨的,因為倫理告訴我們只能這樣作或那樣作,更多的作法不存在於倫理。

  暴力是孤獨的,因為暴力是被譴責的,即使它是動物的天性。

  

  人都是孤獨的,每個人。


  我的心中總是會有一塊別人無法碰觸的地方,我在那裡與自己對話,只與自己對話。而我相信,擁有這塊地方的絕對不只有我。

  

  『孤獨是生命圓滿的開始,沒有與自己獨處的經驗,不會懂得和別人相處。』蔣勳這樣說,無庸置疑。




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